当前位置:首页> 企业文化 > 文学作品
达坂深处找矿人
来源: 作者:  发布时间:2015-04-28 00:00  浏览次数:1013

作者:机关  苑爱东

      大山深处宝藏探,十二道弯不畏险,帐篷扎在羊圈里,哈夏达阪勇克艰!——题记

      金秋十月,秋高气爽。

      在举国欢庆建国六十五周年之际,我和哈密分院的韩尚、唐魏子向东天山深处的哈夏达坂进发,慰问节日期间奋战在野外生产一线的职工。项目部距鄯善县城百余公里,工作区地形切割强烈,远在崇山峻岭之中,工作条件异常艰苦。项目部工作接近尾声了,撤走一部分同志,留下分院总工王长青和组员小韩、小唐,处理验收事宜。这次是王总派他俩到县城采购给养,顺便把我带到项目部。

      “世上原本没有路,只是走的人多了,也就成了路”。一阵阵颠簸,路越走越窄,怪石嶙峋,终于到了山顶,我们停下来休息,放眼一看周围全是层峦叠嶂,远方是白皑皑的雪峰。小韩说:“这一段路叫十二道弯,下山就要到项目部了”。这条路原本没有名字,不知道是谁给起的名字叫“十二道弯”,往下看有些揪心,这是条蜿蜒曲折,落差好几百米的盘山路,比我见过的所有盘山路都坡陡弯急。汽车颠簸着前进,似乎要把五脏六腑翻腾出来,我们紧紧抓住车把手,目不斜视地注视着前方。

      终于,道路平缓了,挨着山边的石子小道有两顶帐篷,还有几个石头垒的羊圈。帐篷间放着储水用的三个大白塑料桶,一个煤气灶一个土灶露天做饭。不远处有一条十来米宽的河,河边大石头上画有看不懂的可能是牧民的标识,河水清澈见底,项目部在此取水。三五成群呱呱鸡,悠闲地引路。

      我们看见了帐篷边一个红色的身影。这就是王总,像一个长者在翘首期盼着远行归来的亲人。年逾五旬的王总是新疆院长年坚守一线的年龄最大的工程师,一九八七年河北地质学院毕业,二OO五年来到新疆院工作。长期的野外工作使得他皮肤黝黑、头发花白。他平时话语不多,但率真、朴实中不乏幽默诙谐,不时引人开心一笑。

      “听说你们要来,我把余下的肉都炖好了,再加上你们拉回来的菜,很丰盛啊”王总笑呵呵的说。

      我们边吃边聊,王总道出他的心里话:

      “哈密分院建院不久,各方面工作都在摸索中前进,这对于哈密分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面对没有基地,没有国家项目的难题,哈密分院不能气馁,反而要利用好哈鄯地区野外作业期长、地质资源丰富等优势,不断精进技术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,为做大做强哈密分院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哈密分院队伍年轻,大部分成员是近两年毕业的大学生,尽管学历较高,但是实践上还有欠缺,他们能否快速成长关系到哈密分院今后的发展。因此,我们老同志必须有担当,更要肩负起“扶上马送一程”的责任。”

      王总的一席话道出了新疆院的现状,体现了一个老同志的胸襟。他带领四位学生扎营在此,肩负着开拓市场、亲临一线的重任,履行着“传帮带”的使命,在大山深处带领几位年轻人爬山越岭,手把手地教采样、填图。

      几袭红色工装,一群执着的冶勘人,在蓝天白云间谱写着冶金地质“天苍苍,野茫茫,大地为床,群山为帐。水沧沧,山朗朗,地质找矿,斗志昂扬”的画卷。